F1新加坡大奖赛赛事安排及组织

2012-12-31 11:30
点击:533

    贯穿管理层大脑的一个主要概念就是引人入胜。在选择了最佳的地理位置之后,大奖赛的客观优势已经尽善尽美。组织者第二个头痛的问题就是如何抓准观众的心理,将大奖赛本身变得爆点十足。根据乔布斯的三点法则,笔者也总结了组织者在赛事安排方面的三个成功秘诀。

    首先,“首次夜赛”背后的种种深度考量是非常耐人寻味的。新加坡站五年来最大的金字招牌就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夜间f1大奖赛。这其实是一个利弊均有的选择。弊端的部分在于举办夜间比赛所需的照明系统增加了举办成本,据统计赛事组织者每年的费用支出高达一亿五千万美金,其中的十分之一的花费就是在照明系统的运作上。包括数以万计的高强度照明灯,发电机和长达十三公里的台架的安装费用,租赁费用,以及庞大的电力消耗开支,无疑给举办方增加了一层负担。但是积极的一面就显而易见了,街道赛和夜间比赛的组合所带来的新鲜感和刺激感是传统赛道以及很多亚洲赛道无法比拟的,在大奖赛的看点上就已经赢下一城。而由于气候原因,新加坡白天往往潮湿闷热。但当太阳落山后,凉爽的海风伴随着怡人的夜景可以为现场观战的车迷们营造一个良好的观赛环境,让游客更有现场观战意愿。同时得益于时差关系,比赛时间正好符合欧洲人下午看比赛的习惯,这又使得电视转播商获得一个非常有利的播出时段。试想一下,假如比赛时间前置到烈日炎炎的下午三点钟,那他的上座率也只能维持在瓦伦西亚的水准周围,因为我实在找不出下午三点的新加坡和下午三点的瓦伦西亚有什么不同。

    其次,在赛事周边活动的安排上,新加坡大奖赛也为其他组织者做出了榜样。众所周知,整个比赛周末的大看点出了比赛本身,就是以演唱会为主各式各样的娱乐活动。组织者在这方面的花费向来都是大手笔。玛利亚·凯利,亚当·兰伯特,夏奇拉,maroon5,水果姐姐,林肯公园这些流行乐坛如雷贯耳的名字都在邀请之列。排位赛和正赛结束之后都有各路大腕明星在padang看台粉墨登场。让各位车迷在激情的赛车赛事结束后能立即享受音乐盛典。也正如组委会所愿,很多新加坡本地青少年也被演唱会的魅力所吸引,这几年持票进场本地青年明显呈上升趋势。而同时这项举措的更高明的地方在于,当更多的本地人通过演唱会参与到大奖赛中时,赛车文化将潜移默化的植入新加坡本地人的娱乐选择中。可谓是一举多得。这的确是个值得各国f1举办者借鉴高招。

    再次,门票的组合上,组织者表现的更加灵活。组织者将整条赛道划分为四个区域,即第一区——以发车直道和第一弯为主体,环绕着围场俱乐部的高票价区域,第一区的三天看台票价是全场最贵的,分别为1000-3000新元不等(5000-15000人民币)而此区域的看台也设有很多高层豪华包间,专门针对高端消费群体所设。第二区——即上至五号弯,下至十九号弯到22号弯的这一区域。由于没有看台,这一区域往往售卖走动区门票,而比赛周末也可凭票登上新加坡摩天轮观战,此区域并没有固定票价,只要购买走动区门票即可。第三区——以滨海湾浮动舞台为主体所提供的廉价看台票,但是区内主看台,其容纳量就超过5万人,票价也是看台票中最为低廉的248新元。第四区则是典型的综合区,这包括了位于第7弯到第8弯(超车点)的看台和*河蟹*大厦草场的另一个主看台。同时这也使演唱会舞台所在地,票价介于500-1000新元不等。

    有了明确的区域分工之后,组织者便于今年推出了一项全新的举措——组合票。你一定会有这种感受,周末不同日期的观赛效果会直接影响到赛票的性价比,比如周五的练习赛上座率往往不高,而此时最受欢迎的则是主看台票,但是正赛时的看点集中在超车和撞车频发的区域。考虑到这一层面,组织者便提出了不同日期的不同赛票这一概念。最优惠的一个组合便是周五周六可以持主看台票,这可以满足观众对于维修区的好奇心。而周日则选在赛点不断的第四区看台,这满足了观众的观赛需求。同时由于灵活性大大提高,票价也随之而降,这又能满足不同阶层观众的经济需求。如此一来,灵活的赛票组合使得观众拥有更多性价比较高的选择,这为大奖赛带来的门票销量不可小觑。而新加坡赛道的上座率表现可谓相当生猛。大奖赛看台位的理论容量106000人,而整个周末的预估观众人次可达三十万人次。2008年第一届大奖赛的门票销售情况就相当乐观,继续所有的看台票均销售一空。09年购买走动票的观众更是呈上升趋势。这五年新加坡大奖赛周末的看台上座率都能维持在九成以上,甚至巅峰时期的2010年,上座率达到了96%(非官方统计数据)。这五年的票房成绩不仅是在亚洲,在整个f1的20余个举办国中也是非常出色的。新加坡大奖赛的成功离不开组织者的高瞻远瞩和精打细算。

上海F1官方微信小程序订票
微信小程序订票
微信扫码订票
Tel: 400-021-2797